close
 
近年來很多遊戲相關論壇總會出現
『沒中文化?跳過。』、『不爽玩:沒中文。』
等留言,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一款
以「外來語」製作的遊戲是否有
「中文化」的必要與需要性。
 
在「文字遊戲」(這裡指的不是
政客的專精技能而是「RPG」:角色扮演)
裡為了瞭解遊戲的世界觀、
角色對話和任務目標,
「理解遊戲內的語言」
在這裡不但扮演著讓玩家更快速融入
遊戲世界的工具也是能簡單進行遊戲的關鍵。
說到這不得不提當年網路未普及年代的「資深玩家」
心路歷程:常常劇情看攏謀卻玩著玩著就破關了或者
遊戲進行到一半「卡關」卻束手無策、
放上十天半年(或直接進倉庫)這樣的情形 可說比比皆是。
因此因應這點一些遊戲雜誌相關出版業者也就趁勢推出
所謂的「遊戲攻略本」、一解玩家對遊戲的困惑與「相思之苦」,
其中如「尖端」、「疾風之狼」*1(盜版起家後來轉為正版,)
這些出版社對一些老玩家來說相信不陌生才是。

後來網路普及了就算你不花錢買攻略本,只要簡單Google一下
在各大電玩相關網站論壇或哈拉版總會有熱心玩家
提供遊戲相關問題解答,連帶也造福了廣大的遊戲迷。
 
 

那麼「遊戲為何要中文化?」的問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為了深入了解劇情、為了讓玩家更容易上手,諸如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這類偏格鬥類型的ARPG遊戲
是否能了解其中劇情對於該款遊戲迷而言可說是入手與否的重要考量。
回到現實面,市場日韓、歐美遊戲每年數以千計萬計地在開發上市,
如果要求遊戲廠商每款都「語言在地化」似乎不太可能:除非你市場
夠大,如中國。
出版業、電影產業因為有臺灣代理商所以書籍與電影才有了「中文化」,
那如果你「哈死」了一款遊戲但廠商卻因某些因素沒「中文化」
那你該怎麼辦?
1.消極面:忍痛不玩、忽略跳過;
2.積極點、買本字典,然後逼自己
努力去適應遊戲:前提是你真的要夠喜歡、夠有愛。

雖然在時代與時俱進下這樣的舉例通常會被K得滿頭包,
但我還是要說:當年真的很多人就為了一款遊戲而去學了日文或英文,
何況當今國內在國小階段就有英文課程,
假設咱們臺灣的教育「真的」有在向下扎根的話,
撇開日韓語系遊戲不說,歐美遊戲是否有必要「中文化」?
這點個人基本上是存疑的。

最後,個人站在消費者立場要針對「中文化」提出三點:
一.中文化的品質:這點個人買過幾本書、
看過幾年電視的觀察,新聞上字幕上錯、
一本書隨便十來處錯別字好像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新世代的經營者對「校對」似乎已經喪失
傳統出版業者應有的職業道德與嚴謹態度。
回到遊戲業界,令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年的
韓國線上遊戲《龍之谷》(初期由遊戲橘子代理,
轉換代理商遊戲新幹線後更名為《新龍之谷》)
,通篇遊戲劇情對話亂碼、同一個NPC卻兩種名字翻譯,
要說遊戲史上「翻譯最差」、「最不注重玩家視覺感受」
這款可說當之無愧*2。
 
二.中文化對遊戲整體風格的影響:就像有些迷哥迷姐說
戲劇、動畫或電玩遊戲內的中配不對味,
素有「日本國民RPG」的《勇者鬥惡龍》(DQ)
它的世界觀如果搭配中文字幕,個人就有上述違和感。
三.外國的月亮:若咱們廣大玩家為了瞭解一款遊戲
的劇情與世界觀都能到大聲疾呼「中文化」的地步,
那麼對於涵養著我們自己生長的臺灣豐富的歷史建築
與人文景觀等文化是否更該去親近與了解?
而非「近廟欺神」地棄之如敝履
然後一味地去擁抱外來文化,你說是不?
 
*1.這些出版公司後期甚至會針對某款遊戲大作
分別推出「遊戲系統攻略」、「劇情攻略」等
攻略本(如FF7),這樣的「三國無雙猛將傳」銷售模式
相信也讓當年的重度玩家荷包失血不少。

*2.雖有部分玩家提出:翻譯人力上的不足
或MMORPG劇情不重要等說法,
不過個人斷然無法接受:
1.兩家代理都可算是目前臺灣前十大遊戲公司,
遊戲橘子甚至達上市上櫃規模;
遊戲新幹線則為知名的遊戲開發商
「智冠」旗下的子公司,這樣賺錢的公司
請個專業翻譯團隊有那麼難?
其實在PS4上發行的「中文化」遊戲也有類似問題
(如《火影忍者疾風傳4》、《刺客教條:黑旗》。)
至於浮濫過了頭的手機遊戲就更不用說了:簡直「罄竹難書」啊。
再者MMORPG可說是RPG的延伸與變種,
「劇情」再怎麼說一向都是一款好的RPG的必備要件之一,
怎能說到了網路,「劇情」就忽然變得不重要了?
如果《魔獸世界》只剩下打副本、拿裝備,
試問:它還會是全球玩家心目中的「經典線上遊戲」嗎?
arrow
arrow

    夜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