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天「王祿仙」的宣傳車
就在庄頭來回遊走放送著,
等到五六點天色一暗,
從家裡向東北方望去
天際是異乎尋常地光彩奪目。
等到母親下班回來,
大家都非常有默契的迅速吃完晚餐、
洗完澡、去溪邊就著手電筒手腳俐落地
把衣物洗濯乾淨,回家快快用衣架晾好,
直奔五百公尺外的土地公廟,
這時差不多都八點過後了,
而投影到好大一張白布上的畫面
不外乎就是《新桃太郎》、
《鳳凰王子》等
林小樓主演的電影,
而我通常只能將就看個戲尾;
這就是我的電影初體驗。

 

小時候家裡經濟不很好,
既沒冰箱也沒電視,
夏天母親煮好的綠豆湯
常要託到鄰居冰箱裏
「借冰一下」。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
鄰居大哥回來
順口就把整鍋綠豆冰吃了,
事後大嬸無奈地
得重新煮一鍋還給我們,
且氣急敗壞地說:
『以後東西不要冰到我們家了!』
當時我還小當然不懂得
被羞辱的感覺,
更遑論理解「被瞧不起」
是怎麼一回事,
但上小學後我逐漸隱
約感受得到:
家裡是貧窮的。


言歸正傳,既沒電視且
「有線電視」(第四臺)
仍處於非法、未普及階段,
可以說我們家的孩子
連周末看看「老三臺」
會放映的「小螢幕」電影
那個僅存的機會都微乎其微,
除了偶而拉著母親衣角
去鄰居家串門子
我們剛好可以趁機「
偷瞇」個幾眼小螢幕上
林青霞那帥氣的
「東方不敗」身影之外,
等真正踏進電影院
好好坐下來看一部電影,
則是我上國中以後的事了。


這時,鄰鎮剛開了一家電影院,
這段期間的兩三年裏
每逢過年春節家裡的
「重點家庭活動」項目就是:
搭上一小時的公車上電影院看電影;
葉啟田自己主演的《愛拚才會贏》、
成龍的《醉拳II》都是在這時候看的。
進入到青少年時期的我,徹底瘋狂地
迷上了電玩和漫畫且不可自拔,
 除了在小賣店把PS主機加裝、
改成可以看VCD後
看了蝙蝠俠系列、宮崎駿作品外,
當兵時休假第一次一個人買票去看了
阿湯哥的《不可能的任務2》,
退伍前夕在中山室見識到了
盧卡斯《星際大戰三部曲》的全球魅力;
也買了一套因PS《第四次機器人大戰S》
而接觸、認識的「超級系」作品:
《真蓋特機器人:世界最後之日》。
真正又開始接觸電影是到當完兵退伍後了,
只是這次我迷上的是「日本動畫OVA」。
諸如《戰鬥妖精雪風》、
《機動戰士 鋼彈》等,
尤其《機動戰士 鋼彈》
系列更是看得兇了;
《機動戰士鋼彈》(初代鋼彈)、
《機動戰士鋼彈Z》、
《機動戰士鋼彈ZZ》
都是在這段時期補完的。

 

二十幾歲到三十歲,
有一段時間「中影公司」把
從前「新電影時期」的老電影
用DVD格式發行了:
《小畢的故事》、《老莫的春天》、
《無言的山丘》、《小城故事》、
《童年往事》、《稻草人》、
《戀戀風塵》等新浪潮電影
以物美價廉的樣貌出現在架上,
當然我也順勢地走進了
那段往日時光裡。
期間香港更拍出了《無間道》
這樣一鳴驚人的經典警匪電影。

 

來到這座城市後,
也和「亞藝」當上了鄰居,
租片、買片都方便,
但也燒了荷包君,
《侏儸紀公園》、《神鬼認證》、
《X戰警》到《星際大戰》、
《蜘蛛人》,真的花了好幾萬塊在上面。


來到線上平臺年代,
每個月花個幾百塊就可以看
個熱門電影四~五部,
雖然少了電影院的聲光效果,
然而對於「宅男」的我而言,
差距不大,利多於弊。
如今,我已不再出門租片
,更別提敲荷包君掏錢買
電影光碟了,
而許多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電影
如《明日的記憶》、《橫山家之味》
我是首次在公視(PTS)看的;
而《解語花》、《終極追殺令》
和《熔爐》、《横道世之介》
則是經由線上付費電影平臺
觀賞到的一齣齣好戲。


我不追《復仇者聯盟》系列,
有機會就看、不會去X刷,
沒看到也不覺得人生因此有缺陷
(偶爾還是看超立方、
加點吉拿棒的影評就是了,)
就某層面而言我更喜歡《明日的記憶》、
《盜愛之家》這類溫馨、
探討人性情感深層面的作品。


你有多久沒看電影了?
你最喜歡、印象深刻的電影
又是哪一部呢?

 

 

arrow
arrow

    夜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