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開始-至少在我所認識的遊戲(GAMES)裡,
劇本通常是在玩家按下「PALY」前就已經鋪陳
、決定好了,日本國民RPG《勇者鬥惡龍》
大體上是代表了這樣一個時代;
多少人在如今看起來單調而陽春的背景裡
被《俄羅斯方塊》、《格鬥三人組》的「橫向捲軸」
和「時間倒數」壓迫著選擇前進、
過關或迎接GAME  OVER,
而又有多少玩家墜毀在《閃電出擊Ⅲ》裡
各種刁鑽關卡設計上?






那個戰後百廢待舉、生活艱困的農村年代,
三餐餬口都成問題,「娛樂」純屬
社會頂尖、資源掌握者的「新鮮玩意」;
普遍買不起電視機(就算只是黑白畫面)
也花不上大錢看電影的鄉下人,
除了拉基歐(收音機)外酬神祭典禮上的野臺戲
似乎就那麼理所當然地成為選擇:
少得可憐的選項裡的選擇。
經濟發展開來後科技日新月異,
百貨公司血拼、家機(紅白機、PS4)、
線上遊戲、手機等各式3C類型
遊戲平臺陸續華麗登場,
人們開始脫下斗笠換上西裝、走進都市,
像地瓜葉這樣普通的家常菜
曾幾何時以誇張地抬轎方式被拱上高檔餐廳
(或許地瓜葉正無奈而持續地吶喊著:
『我只想做回從前的自己!!』也說不定?)
,當年那樣稀鬆平常的野臺戲在
「後宮佳麗三千」的爭妍奪寵之下,
眨眼間就被冠上了
「瀕臨絕種」的標籤、成為稀有動物。







在臺灣,「生活現實」的OPEN離
「三十而立」還差那麼一步;
遊戲的足跡若從日本任天堂
(Family Computer,簡稱FC)算起則四十未滿。
潦草地將上述兩者連動起來看,遊戲內容愈開放、
操作角色限制事項愈少的國家是否也意味著
整體的現實政治氛圍會是一種更自由開放的狀態?
《當個創世神》、《俠盜獵車手》系列的問世
昭告著天下「這個世界」將邁入一個全新體驗、
自由開放的新境界:至少在GAME裡。
「遊戲」的白堊紀可能在很久很久之後
的未來「或然」發生,
而臺灣政治現實裡的沙盒-自由排列、
任意組合肯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展開,
雖然其中可能逃脫不了衝突、流血的宿命。







演員陳湘琪在關於電影《迴光奏鳴曲》的訪談裡
曾經談到自己所衝撞的那扇門-無論是屬於
她「陳湘琪」個人現實生活裡或是鏡頭裡的玲子-
所代表的意義,也談論到當那扇厚實沉重的門
剎那打開的瞬間她不知道要向左走抑或向右走
的困惑;門已經打開了之後男男女女在現實與虛擬間
自由穿梭,管它是一場電影、一本小說或者單純只是
一局遊戲;如果說科幻與科技的臍帶始終緊密相繫,
那麼當「遊戲」和「現實」(雖說檯面上的那些人
玩弄的基本上也就是場「遊戲」,)
互為影響、產生關聯之後究竟是哪方能更快臻至完美、
早先一步進化完成?
或許這就是所謂「民主」一直在追尋、摸索的答案。

arrow
arrow

    夜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