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常到
遊戲戲論壇「逛街」,
那麼在相關論壇上
你應該每隔一段時
就會看到有玩家要求國外廠商

「要重視臺灣市場」、
將遊戲軟體中文化後引進臺灣。
隨著臺灣廠商的墮落

「Online」(線上遊戲)
版上關於這類的發言漸少,
反之陣地似乎有轉移到了

「手遊」(手機遊戲)
和單機(這裡泛指家用主機)的跡象。






個人是六年級生;沒記錯的話
在我的國中年代學校已經開始
注意到「學生英語能力」這一塊:
雖說「英數理」這三科一直

以來是臺灣「教育體制下的指標產物」
的這個事實由來已久,

然而當時的校長實施每周幾次的全校
英文抽背,著實讓只認識26個字母

的我膽戰心驚了好一段日子。
後來我從新聞報導裡得知
全國小學要提升國際競爭力且
「國際化」、要讓英語向下扎根,

「英語」好像成為了小學會教的科目;
當然依照臺灣「不能輸在起跑點」
的父母慣例,很多幼幼班

應該早就在那裡ABC、
「整裝備戰」了吧?
撇開家長的長期「僵化思考邏輯」不談;

教育體制「只教中國不談臺灣」
讓中生代只知道中國卻不明白
「自己是什麼人」也先放下,
這裡我比較擔心的是........。





「數學」,毋庸置疑一直是
學校學習裡面的「重點科目」,
而某些學生由於各種因素就是

「無法喜歡數學」,
關於這點相信也是不容否認的,

那麼當那些專家把「英文」
這項科目早早排進孩子的學習課單裡時
是否真能如願以償地提升整體國民
英文口語能力?

教育?我想臺灣自有一套:
「強化國英數理→進明星高中
→上國立大學→

出社會賺大錢或功成名就」,
而這套科舉制度
(又是對民主的嘲諷)可知自己

摧毀了多少孩子對數學
或理化等玩數字、親近自然科學
的興趣同時又扼殺了多少
潛在的學習動機?





我想說的是:在臺灣這樣的教育體制下
「英文」會不會只是下一個犧牲品?
「遊戲」向來是孩子「娛樂科目」裡
的重點選項,若「英文向下扎根」
的這幾年來真有成效,為何我們的孩子
仍在要求歐美遊戲非要中文化
(日、韓語就先不談,
因為臺灣「科舉」還沒列入,)不可?
這是否意味著咱們官員腦海中的

「理想藍圖」又有哪裡出了差錯?
「讓學習遊戲化」相信是很多學者的

「老生常談」,而相信這套說辭
也從沒說服過咱們的教育官僚
與多數學生家長,導致不管我們的教改
怎麼改,重點核心依舊是、仍然是圍繞著
:【考試】、【成績】打轉;
反向來說,臺灣敢不敢讓

《上古卷軸》成為一款英文課的
教學輔助教材?
臺灣的數學老師(至少是小學)敢不敢讓

《爐石戰記:魔獸英雄傳》
成為一款數學教學的課外遊戲?






有人會說:臺灣人沒自信,
這點基本上我同意:如果臺灣所謂
「決策菁英」、這些知名學府
培養出來的一群人
(所謂政治/社會精英)都可以
把臺灣體勢搞得七零八落,
這是否意味著臺灣的這套

「科舉制度」根本上是徹底的失敗?
只不過長久以來家長、官僚對於這件

「國王的新衣」雖知而不敢言、
不想言:因為一但戳破這體制,
那『我的孩子、我的下一代將何去何從?』




從前「孩子」的自信好像只能來自於
學校的「考試成績」,現在又改變了多少?
也就因為如此,「成績不好」、

被「學校/師長放棄」的一群
不變壞好像很難?

當我們的孩子多數被「人腦」
歸類為臭雞蛋,而僅存的雞蛋
又無法在人民的期待下好好孵化時;
當整個臺灣自詡最菁英的教育學府、

強力扶持的產業都一一倒在
列強腳下時我說:身處這樣顢頇的臺灣

你哪來的自信「自信」?





*題外話:也許是世代差異吧?
就我個人而言、拿日系DQ、

FF等名作來說,當這些遊戲
「全中文化」、觸目所及皆是
「繁體中文」時老實說
我會感到一些「專屬這些遊戲」
味道的流失與落寞。

 

 

 

arrow
arrow

    夜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